
不少 0-3 岁宝宝家长,都为娃的语言能力操碎了心 —— 怕错过 “语言黄金期”,怕娃以后表达跟不上,更怕自己瞎引导帮倒忙。其实宝宝学说话就像小种子发芽,不用急着催,找对 “听、说、练” 的节奏,再加上专业助力,自然能慢慢长成 “小话痨”。

0-1 岁
先 “听够”,才会 “说”

关键信号
0-1 岁宝宝虽然不会说话,但大脑正在疯狂吸收声音信号,这是语言启蒙的 “打底期”。很多家长觉得 “宝宝听不懂,不用特意说”,其实大错特错!这个阶段的核心是让宝宝 “听得多、听得对”,但家长常犯难:不知道说什么、怎么说才有效。
怎么做
日常护理时 “碎碎念”,换尿布说 “穿干爽尿布啦,小屁股真舒服”,喂饭时讲 “这是甜甜的南瓜泥,宝宝尝一口”;每天固定 10 分钟唱儿歌,选《小手拍拍》这类带动作的,边唱边拉着宝宝的手互动;读触感绘本时,边让宝宝摸 “毛毛虫的绒毛”,边说 “软软的毛毛虫,爬呀爬”,让语言和触感结合。
1-2 岁
从 “单字” 到 “短语”

关键信号
1-2 岁是宝宝的 “开口爆发期”,很多宝宝会从 “爸”“妈” 等单字,慢慢过渡到 “要牛奶”“玩球” 这类短语。但不少家长遇到难题:宝宝能听懂指令却不说,或发音不准,急着纠正反而让宝宝不敢说。
怎么做
用 “延迟满足” 引导开口,宝宝要牛奶时,先等他说 “奶” 或 “牛奶” 再递,不说就温柔提示 “宝宝说‘要牛奶’,妈妈就给你”;看到实物时反复说短语,比如指着苹果说 “苹果,红红的苹果”,玩滑梯时说 “滑滑梯,真开心”,帮宝宝建立 “实物 - 语言” 关联;宝宝说对了就夸张表扬 “宝宝会说‘苹果’啦,太厉害啦”,说错了不纠正,只重复正确表达,保护表达欲。
2-3 岁
从 “会说” 到 “说清”

关键信号
2-3 岁宝宝能说短语了,但新问题来了:表达没逻辑,比如想说 “我要吃苹果”,却说 “苹果吃我要”;或说不完整,问 “今天吃了什么”,只会说 “饭”。这个阶段的核心是帮宝宝 “组织语言、说清意思”。
怎么做
玩 “故事续编” 游戏,讲《小兔子去森林》时,讲到 “小兔子看到小花” 就停下,问 “接下来小兔子会做什么呀”,引导宝宝说 “小兔子摘花”“小兔子找朋友”;日常多问 “问题链”,吃午饭时问 “宝宝今天吃的什么?是米饭还是面条?好不好吃呀”,让宝宝用多句话回应;玩角色扮演,比如 “小医生” 游戏,让宝宝说 “你多喝水”“我给你听一听”,在模拟场景中练表达。
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的托育师会通过故事续编、角色扮演等游戏,引导宝宝组织完整句子;按宝宝水平分层引导,语言能力强的宝宝,让他续编更长的故事;稍弱的宝宝,先让他说 “小兔子看到小花,小花是红色的”,逐步提升表达逻辑;还会通过集体分享、儿歌朗诵等活动,让宝宝在展示中自信表达,慢慢从 “说得出” 变成 “说清楚、说全面”。
宝宝学说话,从来不是 “一蹴而就” 的事,需要家长的耐心陪伴,也需要科学的引导。不用羡慕别人家的 “小话痨”,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找对方法,多听、多鼓励、多互动,宝宝自然能慢慢解锁语言技能~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
选择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

了解京学爱尔福托育中心
请扫码进入官方网站
服务热线
400-609-2596


